土壤修复作业区应按照功能设置信息标识牌
根据《广东省(sheng)建设用地土壤污染修复现场(chang)环境信息(xi)公开与标(biao)识指南(试行)》关于(yu)施(shi)工现场(chang)信息(xi)管理与标(biao)识规定如(ru)下(xia):
为便于污染土壤修复现场施工管理和环境监管,除依法应予信息公开的内容外,土地使用权人(土壤污染责任人)或其委托的专业机构还可公开修复作业信息。包括:在场地修复作业区出入口或显眼位置,设置修复工程一览表,说明项目分层的土壤修复工程量以及地下水修复范围等(deng);在修复作业(ye)(ye)区(qu)内部,按(an)照功能(neng)分(fen)区(qu), 设置修复作业(ye)(ye)分(fen)区(qu)信息(xi)标识(shi)牌,包(bao)括但不限于各区(qu)域名称、面积、用途(tu)、作业(ye)(ye)概况(kuang)和二次(ci)污染防治措(cuo)施等(deng)相(xiang)关(guan)重要信息(xi)(见下表)。
土壤修复作业分区信息名称及内容
序号 | 分区名称 | 主要内容 | 场所类别 |
1 |
土壤清挖区 | 区(qu)域名称及面积、污(wu)染因子、污(wu)染土壤方量、污(wu)染土深度分(fen)布(bu)、清洁土深度分(fen)布(bu)、二(er)次污(wu)染防(fang)治措施 |
污染场所 |
2 | 建筑垃圾及筛 上物冲洗区 | 区域名称(cheng)及(ji)面积、污(wu)染(ran)因子、最大(da)储存量(liang)、二次污(wu)染(ran)防(fang)治措(cuo)施 |
污染场所 |
3 | 污染(ran)/疑似污染(ran)土壤(rang)暂存(cun)区 | 区域(yu)名称及面(mian)积、最大储存量、污(wu)染/疑似污(wu)染物类(lei)型、不同污(wu)染类(lei)型土壤分区堆放示意(yi)图 |
污染场所 |
4 | 清洁土壤/建筑(zhu)垃圾暂存(cun)区 | 区域名称及面积、最(zui)大储存(cun)量(liang)、分(fen)区堆放示意图、污(wu)染防(fang)治(zhi)措(cuo)施 |
清洁场所 |
5 | 修复后土壤暂存待(dai)验(yan)区 | 区域名称及面积、污(wu)染(ran)因子、最大储存量、二(er)次污(wu)染(ran)防治措施(shi)、不同污(wu)染(ran)类型土(tu)壤分区堆(dui)放示意图 |
可能污染场所 |
6 | 污染修复区 (车间) | 区域名称及面积(ji)、污染因子、处理工艺流程(cheng)、 日处理能力(li)、二(er)次污染防治措(cuo)施 |
污染场所 |
7 |
污水处理区 | 区域名称、设施(shi)名称、工(gong)艺流程及处理(li)量、执行标准(zhun)、二次污(wu)染(ran)防治(zhi)措(cuo)施(shi) |
污染场所 |
8 |
污水排放口 | 按照《排放口标(biao)识(shi)牌(pai)技术规格》(环(huan)办(ban)〔2003〕 95 号)和《环境保护图(tu)形标志——排放(fang)(源)》(GB 15562.1)的要求设立 |
可能污染场所 |
9 |
场内运输路线 | 标线及(ji)导向标志(有条件的场(chang)地可将污染土壤运输、清洁土壤运输及(ji)人员(yuan)通行路(lu)线区分开来, 分别设置运输道路(lu)。) |
污染场所清洁场所 |
10 | 设备材(cai)料(liao)及固体废物储存区 | 区域名称、材料种类及数量、污(wu)染防(fang)治措施。(其中,危险废物(wu)应单(dan)独存放,并按照《环境(jing)保护图形标志——固(gu)体废物(wu)贮(zhu)存(处置(zhi))场》(GB15562.2)的要求设立标识) |
污染场所清洁场所 |
11 | 材料加工区 | 区域(yu)名称及面(mian)积、材料名称及种类、二次(ci)污染防治措施 | 可能污染场所 |
12 | 车辆冲洗设施 | 区域名(ming)称、二次污(wu)染防治措(cuo)施 | 污染场所 |
13 | 阻隔填埋(mai)施工区(qu) | 区(qu)域名称及(ji)面(mian)积、深度(du)、顶面(mian)和底面(mian)高(gao)程、拐点(dian)示意(yi)图及(ji)拐点(dian)坐标、完(wan)工后禁(jin)止行为(wei) | 可能污染场所 |
来(lai)源(yuan):广东(dong)省生态环境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