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来捞金!“十三五”期间环保产业钱景已明朗
12月5日,国(guo)务院印(yin)发(fa)《“十三(san)五(wu)(wu)”生态环(huan)(huan)境(jing)保(bao)护规(gui)划》,明确提出(chu)了“十三(san)五(wu)(wu)”生态环(huan)(huan)境(jing)保(bao)护的12项约束性指标和13项预期(qi)性指标;制定(ding)三(san)大污(wu)染防治(zhi)行动计划施工图,打响环(huan)(huan)境(jing)治(zhi)理攻坚战(zhan)。还提出(chu)实施专(zhuan)项治(zhi)理,推进重点污(wu)染物减排;完(wan)善环(huan)(huan)保(bao)制度建设(she),推动管理体制改革等。
相较于《国(guo)家(jia)环境(jing)保护“十二五”规划》,覆盖范围更广,涉及子行业更多,除了在大气、水、土壤、固废等细分领域上的要求与指示,《规划》还涉及PPP模式、排污权交易、环保税、环境保护督察等行业热门概念及事件,显示政府对主持好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心。
当然,对环保领域(yu)投资而言,此次“十三五”规划还开辟了更大的市场蓝海,赋予社会资本更多的机会,从政策层面也给出了更多的支持。
从目标来看(kan),土壤(rang)环境质量将成(cheng)为规划(hua)期内弹性最大的板块。环保“十三五”规划首次对土壤环境设定两个约束性指标,其中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从2015年的70.60%提升至2020的90%左右。规划同时提出,到2020年完成100个农用地和100个建设用地污染治理试点,开展1000万亩受污染耕地治理修复,我们预估“十三五”期间土壤治理市场空间在400亿元左右,略低于市场预期。另外,针对土壤监测,规划提出,2017年底前,完成土壤环境质量国控监测点位设置,建成国家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基本形成土壤环境监测能力,受此影响,土壤监测市场需求也将得到提升。
从基数(shu)上来看,水环境质量仍为治理(li)重点(dian)方向。针(zhen)对水环境治理(li),环保“十三五”规划从地表水、地下水、重要江河湖泊水、近岸海域水质等多个方面设定目标,相比“十二五”大幅增加,表明“十三五”期间,水环境将成治理重点。目前我国城镇污水处理率已超90%,县城污水处理率超过85%,治理空间有限。而农村污水处理率不到10%,黑臭水体治理完成率不到5%,这些领域将成为未来治理重点。十三五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总投资近6000亿元。因此,水领域关注流域治理、黑臭水体治理及村镇级污水等领域投资机会。
从体制改善来看(kan),垂(chui)直管理、规划(hua)环评、排污权和环境(jing)税(shui)为规划(hua)期体制改革(ge)亮(liang)点。十(shi)五大(da)重点行(xing)业(ye)专项治理以(yi)及25项污染源达标排放重点工程配合财政支持,预计将成为投资率先受益方向。此外,作为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抓手,PPP模式在政策持续加码下将加速推广。强烈建议把握环境领域PPP相关主题投资机会,关注保持PPP先发优势的平台型公司以及借力新模式推动转型、有望实现跨越成长的潜力企业。
严(yan)管之(zhi)下落实目标,新型模式激(ji)发活力,市场空间(jian)将被打开。现如今(jin),环保产(chan)业“钱景”已然明朗无比,如何紧抓机遇实现蓝海捞金,且行且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