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布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将开征环保税
12月5日,国务院印发《“十三(san)五” 生态环(huan)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环保部(bu)副部(bu)长(zhang)赵英(ying)民介绍,《规(gui)划》提(ti)出了12项约束性指标,分别是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细颗粒物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浓度、地表水质量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地表水质量劣Ⅴ类水体比例、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以及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污染物排放总量等。
中科院科技战(zhan)略(lve)咨询研(yan)究院副所长王毅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规划》的最大特点就是突出环境质量改善的目标,制定了大气、水、土壤三大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施工图。
其中,大气、水(shui)和土壤污(wu)染(ran)质(zhi)量类的预期性指标最为引人(ren)关(guan)注。
具(ju)体(ti)来(lai)说(shuo),地级及以上(shang)城(cheng)市(shi)空气质量优(you)良天(tian)数(shu)的比例(li)要由2015年的76.7%提高到2020年的80%以上;地表水质量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要由2015年的66%达到2020年的超过70%,劣Ⅴ类水体比例要由2015年的9.7%下降到2020年的低于5%;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由2015年的70.6%提高到90%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提高到90%以上。
在生态环境质(zhi)量的(de)改(gai)善(shan)路径中,公众(zhong)最为关心的(de)是空(kong)气(qi)质(zhi)量改(gai)善(shan)的(de)施(shi)工图。
《规划》提出,实施城市大气(qi)环境质量(liang)目标管理,已经达标的城市,应当加强保(bao)护并持续(xu)改(gai)善;未达标的城市,应确定达标期限,向社会公布,并制定实施限期达标规划,明确达标时间表、路线图和重点任务。
国务(wu)院提出(chu),在重点(dian)区(qu)域严格控(kong)制煤炭消费(fei)总量,京(jing)津冀及山东、长三角、珠三角等区(qu)域,以及空气质量排名较差(cha)的前10位城市中受燃煤影响较大的城市要实现煤炭消费负增长。
具体而言,“十三五”期间,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五省(市)煤炭消费总量下降10%左右;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省(市)煤炭消费总量下降5%左右;珠三角区域煤炭消费总量下降10%左右。
中国环(huan)科院(yuan)原副院(yuan)长柴发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京津冀地区的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区域没有包括内蒙古和山西两个产煤大省,这主要是因为这两个地方的煤电比例比较高,对整个华北、华中和华东地区的火电供应出力较多,未来煤炭消费还要继续增长。
《规划》提出,开征环境保护(hu)税。全面推进资(zi)(zi)源税改革(ge),逐步(bu)将资(zi)(zi)源税扩展到占用各(ge)种自然生(sheng)态空间(jian)范畴。
目(mu)前《环境保护税法(草案)》已于今年8月29日向公众公布,并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进行了首次审议。
财(cai)政部前任部长楼继(ji)伟在向全国(guo)人大常(chang)委做起(qi)草说明(ming)时表示,立法的总体考虑是按照(zhao)“税负平移”的原则进行环境保护费改税,突出解决重点问题,建立环境保护税征管协作机制。
21世纪经济报道(dao)记者(zhe)获(huo)悉,资(zi)源税(shui)的(de)改革主要(yao)在(zai)矿产和(he)水资(zi)源领域,尚未完全拓展到十八届三中全会要(yao)求(qiu)的(de)“森林(lin)、草场(chang)、滩(tan)涂等”生态(tai)空间。
在资(zi)(zi)源税改革推进的同(tong)时(shi),《资(zi)(zi)源税法(fa)》已经纳入十(shi)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fa)计划,且为一(yi)类立法(fa)项(xiang)目,即(ji)条件比较成熟(shu)、任(ren)期内(nei)拟提请审(shen)议的法(fa)律草案。
《规划》提(ti)出,研究设(she)立(li)绿色(se)股(gu)票指数和(he)发展相关(guan)投资产品。鼓(gu)励银行和(he)企业发行绿色(se)债券,鼓(gu)励对绿色(se)信贷(dai)资产实行证券化。加(jia)大风险补偿力度,支持开展排(pai)污权、收费权、购买(mai)服(fu)务(wu)协议抵押等担保贷(dai)款业务(wu)。支持设(she)立(li)市场化运作的各类绿色(se)发展基金。
发改委环资司副司长(zhang)吕文斌透露,“近期我们将重点研究实施绿色发展目录,继续支持绿色债券规模,鼓励企业发行绿色债券,引导社会资本介入绿色发展基金,投资节能环保产业,探索发展绿色保险、绿色担保等新金融产品,逐步完善绿色金融体系。”
据人民(min)银行的(de)统(tong)计,今年我国(guo)发行绿(lv)色债券超(chao)过1200亿元人民币,占全球同期发行绿色金融40%,绿色金融已逐渐成为社会资本与节能环保的主要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