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說”大氣 水 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
2017年(nian)是“大氣十條”第一階段的收官之年(nian)。眼下,我們(men)的環境質(zhi)量狀況如何?今年(nian),我國在大氣、水、土壤(rang)污染防治三大戰役(yi)上(shang)將采取哪些措施?
10日(ri)至11日(ri)在京(jing)召開的2017年全國環境保(bao)(bao)護(hu)工作會議上,環境保(bao)(bao)護(hu)部(bu)部(bu)長(chang)陳吉寧(ning)對治污三(san)大戰(zhan)役進行(xing)了“數字化(hua)”解讀(du)。
大氣(qi):總體(ti)改善(shan),冬季進步(bu)有限
陳吉寧介紹,2016年我國深入實施“大氣十條”,多項大氣質量改善措施齊頭并進。截至當年11月底,全國燃煤機組累計完成超低排放改造4.25億千瓦,占煤電總裝機容量的47%,河北、河南等省基本完成改造任務;散煤替代、燃煤小鍋爐淘汰、工業企業提標改造等治理任務加快推進;全國累計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404.58萬輛,完成全年淘汰任務的106.5%。同時,全面完成1436個國控環境空氣質量監測城市站監測事權上收任務。
空氣質(zhi)量改善成效初(chu)顯。2016年,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細顆粒物即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6%,優良天數比例同比提高2.1個百分點。但陳吉寧在不久前召開的大氣污染防治媒體見面會上提出,從全年看,“我們有實在的進步,如果單獨看冬季,進步十分有限,甚至沒有進步。”
“大氣(qi)十條(tiao)”明確提出,到2017年,全國地級及以(yi)上(shang)城市可吸入(ru)顆粒物(wu)濃(nong)度比2012年下降(jiang)10%以(yi)上(shang),優良天數逐年提高;京津冀、長三角(jiao)、珠(zhu)三角(jiao)等區域細顆粒物(wu)濃(nong)度分別下降(jiang)25%、20%、15%左(zuo)右,其中(zhong)北(bei)京市細顆粒物(wu)年均濃(nong)度控制在(zai)60微(wei)克(ke)/立方米左(zuo)右。
為此(ci),今年環保部(bu)門將(jiang)持續推進大氣污染治理,部(bu)署推進臭(chou)氧污染防治;加大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散煤和小散亂污企業群治理、中小鍋爐淘汰、揮發性有機物減排等工作力度;加強重污染天氣預測預報和預警會商,繼續強化重污染天氣應對等。
水:“好水”增加,“壞水”減少
2016年,我國的(de)水環(huan)境質量呈現(xian)出“好(hao)水”增加(jia)、“壞水”減(jian)少(shao)的(de)趨勢。全國地表水國控監測斷面Ⅰ—Ⅲ類(lei)水體比例同比增加(jia)5.7個百分點(dian),劣Ⅴ類(lei)斷面比例減(jian)少(shao)2.3個百分點(dian)。
陳吉寧說,2016年我國全面推動落實“水十條”,建成了由3186個監測斷面組成的國家地表水監測網。落實長江經濟帶大保護工作,完成11省(市)126個地級以上城市全部319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同時啟動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試點,組織排查城市黑臭水體,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
今年(nian),全國(guo)環保部門將以貫徹落實“水十條”為主線,督促落實地方政府責任;配合住建部門加大黑臭水體整治力度;推進飲用水水源規范化建設;指導各地開展2.8萬多個建制村的環境綜合整治;各地工業集聚區要在2017年底前按規定建成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并安裝自動在線監控裝置。按照“水十條”的要求,逾期未完成的,一律暫停審批和核準其增加水污染物排放的建設項目,并依照有關規定撤銷其園區資格。
土壤:今(jin)年將全(quan)面啟(qi)動污染狀況(kuang)詳查(cha)
萬物(wu)土中生。土壤污染(ran)關系人(ren)們的飲食(shi)、居住安全。2016年5月,國務院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即“土十條”。這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動綱領。
“土十條(tiao)”提出,到2020年,全國土壤(rang)污染加重趨勢得(de)到初步遏制,土壤(rang)環(huan)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ding),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土壤(rang)環(huan)境安全得(de)到基(ji)本保障,土壤(rang)環(huan)境風險得(de)到基(ji)本管控。
陳吉(ji)寧介紹,作為“土十條”實施的第一年,2016年我國初步建成國家土壤環境網,完成22000個基礎點位布設,建成約15000個風險監控點。環保部出臺了相關配套政策措施、技術指南及工作方案,研究起草實施情況考核規定;啟動6個土壤污染綜合防治先行區建設,以及第二批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試點項目;編制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詳查總體方案,經國務院批準啟動詳查工作;發布《國家危險廢物名錄》,初步實現了危險廢物分級分類管理。
土壤污染防治要堅(jian)持問題導向、底線思維,堅持突出重點、有限目標,堅持分類管控、綜合施策。陳吉寧說,2017年,我國將全面啟動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同時,開展建設用地土壤環境調查評估,加快土壤污染防治法立法,繼續推動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技術應用試點和土壤污染綜合防治先行區建設。

企業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