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水、土壤污染成为实现健康中国的巨大阻力
大气污染(ran)、水(shui)污染(ran)、土壤(rang)污染(ran),这三大污染(ran)已经成为(wei)影响人(ren)民群众身心(xin)健(jian)康(kang)的重(zhong)要因(yin)素,成为(wei)实现健(jian)康(kang)中国目(mu)标的巨大阻(zu)力(li)。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下称《规划纲要》)提出,“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推进联防联控和流域共治,实行环境质量目标考核,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切实解决影响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我们的(de)环(huan)境(jing)压力比(bi)世界上其他国家都大,污染治理和环(huan)境(jing)质量改善(shan)的(de)任(ren)务十分艰巨(ju),难度(du)前所未有。”环(huan)境(jing)保护部(bu)部(bu)长陈(chen)吉宁(ning)今年4月在“展望(wang)十三五(wu)”系(xi)列(lie)报告会上的(de)报告中(zhong)说(shuo)。
十年前(qian),“雾霾”二字在绝大多数国人的概念中还是空白。但十年后的今天,雾霾成了中国亿万民众的心肺之痛。
经合组织(zhi)(OECD)在国际交通论坛2014年度峰会上发布的一份报告称,中国因空气污染每年损失1.4万亿美元。报告称,在2005年至2010年期间,中国的室外空气污染死亡人数增加了约5%(2005年1215180人,2010年1278890人)。
随着机动(dong)车保有量的(de)快(kuai)速增长,我国城(cheng)市空气(qi)开(kai)始呈现出(chu)煤烟(yan)和机动(dong)车尾气(qi)复合污染的(de)特点。中(zhong)关村(8.590, -0.06, -0.69%)空气污染防控联盟理事会主席颜梓清告诉记者,机动车尾气排放一般距离地面1至1.5米,其所产生的“呼吸带”污染物极易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特别容易对孩子造成危害。
饮用水安全是人(ren)民群众普(pu)遍关(guan)心(xin)的(de)问题。环境保护部(bu)此前(qian)发布的(de)公开(kai)消息称,全国有2.8亿居民使用不安全饮用水。近年来,从水源地水质保护、取水、输水、水处理、配水到终端用水,中国的水质安全问题在每一个环节都开始集中爆发。
土(tu)壤是构成生态(tai)系统的基(ji)本要素,是社会经济可(ke)持续发展不可(ke)缺少的战略资源。土(tu)壤污染(ran)(ran)与食品(pin)安(an)全、人居健康(kang)息息相关,相比于(yu)大气污染(ran)(ran)和水污染(ran)(ran),土(tu)壤污染(ran)(ran)更为隐(yin)蔽、更容易被忽(hu)视(shi),也最难(nan)治理(li)。
环境(jing)保护部环境(jing)规划院一(yi)份(fen)报告称:“无论是直接的土壤污染,还是由土壤污染导致的大气、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最终对动物和人造成危害。”陈吉宁在2016年全国环保工作会议上表示,“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需要严格环境执法。
《规(gui)划纲要(yao)》提(ti)出(chu),需要(yao)深化区域(yu)大(da)气污染联(lian)防联(lian)控,建(jian)(jian)(jian)(jian)立常态化区域(yu)协作机制(zhi)。完(wan)善(shan)重(zhong)度及(ji)以上污染天(tian)气的(de)区域(yu)联(lian)合预(yu)警机制(zhi)。全(quan)面(mian)实(shi)施城(cheng)市(shi)空气质(zhi)(zhi)(zhi)量达标(biao)管理(li),促进(jin)全(quan)国(guo)(guo)城(cheng)市(shi)环境空气质(zhi)(zhi)(zhi)量明显改善(shan)。推进(jin)饮用(yong)水水源地安全(quan)达标(biao)建(jian)(jian)(jian)(jian)设。强化地下水管理(li)和保护,推进(jin)地下水超采(cai)区治理(li)与(yu)污染综(zong)合防治。开展(zhan)国(guo)(guo)家土(tu)(tu)壤环境质(zhi)(zhi)(zhi)量监测网络建(jian)(jian)(jian)(jian)设,建(jian)(jian)(jian)(jian)立建(jian)(jian)(jian)(jian)设用(yong)地土(tu)(tu)壤环境质(zhi)(zhi)(zhi)量调查评估制(zhi)度,开展(zhan)土(tu)(tu)壤污染治理(li)与(yu)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