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知的2016年10大環保政策
如果說2015年是環保政策“元年”,那2016年一定可以稱得上是環保政策的爆發年。這一年中,土十條、新版危廢名錄、排污權改革、環保稅等各大領域層面的立法工作順利推進,收獲頗豐。把脈動態,對環保產業及企業的發展都至關重要,今年影響深遠的10大重要法律法規主要有(you):
《土壤污(wu)染防治行動計劃》
5月28日,國務院(yuan)印(yin)發了《土(tu)壤(rang)污染(ran)防治行動計劃》(“土(tu)十條”)。
根據“土十條”,我國到2020年土壤污染加重趨勢將得到初步遏制,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到2030年土壤環境風險得到全面管控;到2050年,土壤環境質量全面改善,生態系統實現良性循環。“土十條”還對土壤安全利用提出了具體要求,明確指出重度污染的土壤嚴禁種植食用農產品。這一計劃的發布可以說是這個土壤修復事業的里程碑事件。
《水污染防治法(修訂草案)》
6月12日,環保部網站發布《水污染防(fang)治(zhi)(zhi)法(修訂草案)》(征(zheng)求意見稿)及其編制說明。這是《水污染防(fang)治(zhi)(zhi)法》施行8年以來(lai)的(de)首次大規(gui)模修訂。
此(ci)次(ci)出臺(tai)的《水污染防治法(修訂草(cao)案)》(征求意見稿)秉承(cheng)堅(jian)(jian)(jian)持(chi)繼承(cheng)、堅(jian)(jian)(jian)持(chi)創新(xin)、堅(jian)(jian)(jian)持(chi)協調、堅(jian)(jian)(jian)持(chi)落地(di)的原(yuan)則,對現行(xing)法規進行(xing)了一系列修訂。修訂工作以水環(huan)境質量(liang)改善為核心,堅(jian)(jian)(jian)持(chi)保(bao)護(hu)優先、預防為主、綜合(he)(he)治理、統(tong)籌協調,系統(tong)考(kao)慮水資源(yuan)、水環(huan)境和水生態,地(di)表(biao)水與地(di)下水并重(zhong),綜合(he)(he)運用行(xing)政、司法、經濟等多(duo)種手段。
《國家危(wei)險(xian)廢物(wu)名錄》(2016)
6月(yue)21日,環境保護部聯合國(guo)家發(fa)展(zhan)和改革(ge)委員(yuan)會(hui)、公安部向社會(hui)發(fa)布《國(guo)家危險廢物名錄》(2016版),自2016年8月(yue)1日起施行。
新版名(ming)錄修訂堅(jian)持問題導向,遵循連(lian)續性、實用性、動態性等(deng)原則,將危險廢物(wu)調整為(wei)46大類別479種(其中362種來自原名錄,新增117種),增加了《危險廢物豁免管理清單》。新版名錄的發布實施將推動危險廢物科學化和精細化管理,對防范危險廢物環境風險、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將起到重要作用。
《重點(dian)行(xing)業揮發性有機物(wu)削減(jian)行(xing)動計劃(hua)》
7月8日,工信(xin)部、財政部發布《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削減(jian)行動(dong)計劃》。
根據《計劃》,到(dao)2018年,工業行業VOCs排放量比2015年消減330萬噸以上,減少苯、甲苯、二甲苯、二甲基甲酰胺(DMF)等溶劑、助利使用量20%以上,低(無)VOCs的綠色農藥制劑、涂料、油墨、膠黏劑和輪胎產品比例分別達到70%、60%、70%、85%和40%以上。《計劃》提出實施原料替代工程、實施工藝技術改造工程、實施回收及綜合治理工程等三個方面的主要任務。
《“十三五”環境影響評價改革實施方案》
7月(yue)15日,國家環(huan)境(jing)保(bao)護部發布《“十三五”環(huan)境(jing)影響評價改革(ge)實(shi)施(shi)方(fang)案》。
《實施方案》明(ming)確,要以(yi)改善環境(jing)質量為(wei)(wei)(wei)核心,以(yi)全面提(ti)高環評有(you)效(xiao)性為(wei)(wei)(wei)主線,以(yi)創新體制(zhi)機制(zhi)為(wei)(wei)(wei)動(dong)力(li),以(yi)“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環境準入負面清單”(以下簡稱“三線一單”)為手段,強化空間、總量、準入環境管理,劃框子、定規則、查落實、強基礎,不斷改進和完善依法、科學、公開、廉潔、高效的環評管理體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huan)境保(bao)護稅法(草案)》
8月29日,由財政部、稅(shui)務總局、環(huan)境(jing)(jing)保(bao)護(hu)部三(san)部門共同起草的《環(huan)境(jing)(jing)保(bao)護(hu)稅(shui)法》草案,在第十二(er)(er)屆全國人大常委(wei)會(hui)第二(er)(er)十二(er)(er)次會(hui)議(yi)通過了初次審議(yi),草案提出在我國開征環(huan)境(jing)(jing)保(bao)護(hu)稅(shui)。
環境(jing)保(bao)(bao)護(hu)稅(shui)(shui)(shui)在制(zhi)度設(she)計上(shang)吸(xi)收(shou)(shou)(shou)和借鑒了原(yuan)排污費(fei)制(zhi)度的(de)(de)(de)(de)內容。但同時,結合排污費(fei)制(zhi)度在實(shi)際運行中暴(bao)露出的(de)(de)(de)(de)一些問題、收(shou)(shou)(shou)費(fei)改(gai)為(wei)稅(shui)(shui)(shui)收(shou)(shou)(shou)的(de)(de)(de)(de)性質(zhi)轉變在征(zheng)收(shou)(shou)(shou)管理方面的(de)(de)(de)(de)變化以及(ji)國家(jia)在環境(jing)保(bao)(bao)護(hu)調控上(shang)的(de)(de)(de)(de)需要(yao)(yao),環境(jing)保(bao)(bao)護(hu)稅(shui)(shui)(shui)法在相關制(zhi)度上(shang)進(jin)行了必要(yao)(yao)調整和改(gai)革。
《關于省以下環(huan)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li)制(zhi)度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dao)意(yi)見》
2016年9月22日,中(zhong)共中(zhong)央辦公(gong)廳(ting)、國務院辦公(gong)廳(ting)印發了《關于省(sheng)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cha)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gai)革(ge)試點(dian)工作的指(zhi)導意見》。
《意見》明確了(le)省以下(xia)環保(bao)機構(gou)監測監察執法垂(chui)直管理(li)制(zhi)度改革試點(dian)工作的(de)指導思想和(he)基(ji)本原則。要(yao)求強化(hua)地(di)方(fang)黨(dang)委和(he)政府及其相關部門的(de)環境保(bao)護責任(ren)。從四個方(fang)面提出了(le)調整地(di)方(fang)環境保(bao)護管理(li)體(ti)制(zhi)的(de)措施(shi)(shi)。還就規范(fan)和(he)加強地(di)方(fang)環保(bao)機構(gou)和(he)隊伍建設、建立健全高(gao)效協調的(de)運行機制(zhi)、落實改革相關政策(ce)措施(shi)(shi)、加強組織實施(shi)(shi)等方(fang)面提出要(yao)求。
《關于培育環境治理和生態(tai)保護市(shi)場(chang)主體的意見》
9月29日,發改委、環(huan)保部印發《關于培(pei)育環(huan)境(jing)治理和生態(tai)保護市(shi)場主(zhu)體(ti)的(de)意見》,旨(zhi)在加快(kuai)培(pei)育環(huan)境(jing)治理和生態(tai)保護市(shi)場主(zhu)體(ti),推進供(gong)給側結(jie)構性改革(ge),提供(gong)更(geng)多優質生態(tai)環(huan)境(jing)產品。
意見提出三大目標,包括市場供給(gei)能力(li)增強(qiang)、市場主體逐步壯大、市場更(geng)加開放。環(huan)保(bao)技術裝備、產品和(he)服務基本滿足環(huan)境(jing)治理需要,生(sheng)態(tai)環(huan)保(bao)市場空間有效釋放,綠色環(huan)保(bao)產業不斷增長,產值年均增長15%以上。到2020年,環保產業產值超過2.8萬億元。培育50家以上產值過百億的環保企業,打造一批技術領先、管理精細、綜合服務能力強、品牌影響力大的國際化的環保公司,建設一批聚集度高、優勢特征明顯的環保產業示范基地和科技轉化平臺。到2020年,環境治理市場全面開放,政策體系更加完善,環境信用體系基本建立,監管更加有效,市場更加規范公平,生態保護市場化穩步推進。
《關于進一(yi)步加(jia)強城市生活垃圾處(chu)理工作的意見》
11月6日(ri),住建部(bu)、國家發改委、國土部(bu)、環保部(bu)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生活垃(la)圾處理工(gong)作(zuo)的(de)意見》(簡稱《意見》),提(ti)出垃(la)圾焚燒項目用(yong)地要納入(ru)城市黃線保護范(fan)圍,嚴(yan)禁擅(shan)自占(zhan)用(yong)或隨(sui)意改變用(yong)途,嚴(yan)格控制設施周邊的(de)開發建設活動(dong)。
《意(yi)見(jian)》提出(chu),要(yao)加強焚(fen)燒設施(shi)(shi)規(gui)劃選址管(guan)理,項目用地納入城市黃(huang)線保護范(fan)圍(wei),強化規(gui)劃剛性,嚴(yan)禁擅自(zi)占用或者隨意(yi)改變用途,嚴(yan)格控制設施(shi)(shi)周邊的開發建設活(huo)動。根(gen)據焚(fen)燒廠(chang)服(fu)務區域現狀和(he)預測(ce)的垃圾生(sheng)產量,適度超前確定設施(shi)(shi)處理規(gui)模,推進(jin)區域性垃圾焚(fen)燒飛灰配套處置(zhi)工程建設。此外,《意(yi)見(jian)》對現有垃圾焚(fen)燒廠(chang)也提出(chu)了針對技術工藝(yi)、設施(shi)(shi)設備運行(xing)管(guan)理開展專項整(zheng)(zheng)治,對整(zheng)(zheng)治后不能達標排(pai)放的將依(yi)法(fa)關停(ting)處理。
《控(kong)制(zhi)污染(ran)物排放(fang)許(xu)可(ke)制(zhi)實施方案(an)》
11月10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控制(zhi)(zhi)污(wu)染(ran)物排放許可(ke)制(zhi)(zhi)實(shi)施方案》,明確到2020年完成覆蓋所有固定污(wu)染(ran)源的排污(wu)許可(ke)證(zheng)(zheng)核發工作,建立控制(zhi)(zhi)污(wu)染(ran)物排放許可(ke)制(zhi)(zhi),實(shi)現“一證(zheng)(zheng)式”管理。
方案提出(chu),要銜(xian)接整合相關環(huan)境管理(li)(li)制(zhi)(zhi)(zhi)度(du),將控(kong)制(zhi)(zhi)(zhi)污(wu)(wu)(wu)染(ran)物(wu)(wu)(wu)排(pai)(pai)(pai)放許(xu)可(ke)制(zhi)(zhi)(zhi)建設成為固定污(wu)(wu)(wu)染(ran)源環(huan)境管理(li)(li)的核心(xin)制(zhi)(zhi)(zhi)度(du)。通過實(shi)施(shi)控(kong)制(zhi)(zhi)(zhi)污(wu)(wu)(wu)染(ran)物(wu)(wu)(wu)排(pai)(pai)(pai)放許(xu)可(ke)制(zhi)(zhi)(zhi),實(shi)行(xing)企(qi)事(shi)業(ye)單(dan)位(wei)污(wu)(wu)(wu)染(ran)物(wu)(wu)(wu)排(pai)(pai)(pai)放總量控(kong)制(zhi)(zhi)(zhi)制(zhi)(zhi)(zhi)度(du),實(shi)現由行(xing)政區域污(wu)(wu)(wu)染(ran)物(wu)(wu)(wu)排(pai)(pai)(pai)放總量控(kong)制(zhi)(zhi)(zhi)向企(qi)事(shi)業(ye)單(dan)位(wei)污(wu)(wu)(wu)染(ran)物(wu)(wu)(wu)排(pai)(pai)(pai)放總量控(kong)制(zhi)(zhi)(zhi)轉變。根據(ju)方案,將分行(xing)業(ye)推(tui)進排(pai)(pai)(pai)污(wu)(wu)(wu)許(xu)可(ke)管理(li)(li),逐(zhu)步實(shi)現排(pai)(pai)(pai)污(wu)(wu)(wu)許(xu)可(ke)證全覆蓋。率(lv)先對火電(dian)、造紙行(xing)業(ye)企(qi)業(ye)核發排(pai)(pai)(pai)污(wu)(wu)(wu)許(xu)可(ke)證,2017年完成《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和《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重點行業及產能過剩行業企業排污許可證核發,2020年全國基本完成排污許可證核發。

企業新聞

